本网讯(通讯员史濮瑜 彭程)4月25日,由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和365bet备用网址台湾音乐学系主办,湖北音乐博物馆协办的“东方音乐学讲坛”第九期第三讲在滨江校区展演楼古琴馆拉开帷幕。主讲嘉宾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姚亚平教授。讲坛由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暨音乐学系主任周耘教授主持,音乐学系汪申申教授、蔡际洲教授、徐艺、徐烨、袁利军、冯欣欣、邓军等教师及百余位学生到场聆听。同时,应研究生部邀请正在我院讲学的中央音乐学院丁凡教授也莅临现场。
(周耘教授主持讲座)
上午10时,姚亚平教授题为《西方音乐的价值观——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正式开始。讲座立足对西方价值观的思考,开门见山地提出“历史是选择性的,选择由价值观决定,历史观就是价值观”,并以贝多芬、瓦格纳、勋伯格这三位音乐巨匠为例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历史选择的终极标准——“对可能性的追求”。同时,姚教授强调审美价值不是西方音乐价值观的唯一标准,因为从历史来看,审美价值是非常不稳定和不牢固的,趣味具有主观性,且趣味无争辩。历史的书写并不以当时人们的音乐趣味,也不一定以现在人们的趣味进行。
(姚亚平教授激情讲演)
对于如何理解“可能性追求”,姚亚平教授由浅入深给出了六个方面的说明,分别是:一、“可能性追求”不是随心所欲,是西方人带着使命感的追求;二、“可能性追求”必然是音乐天才才能胜任,他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即对未知事物的感悟,敏感地在旧时代中嗅出不同的气味,并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三、“可能性追求”追求的是原则的可能、理念的可能性,而不是“不同”或“变化”的可能性;四、“可能性追求”不是形式主义;五、“可能性追求”是西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六、“可能性追求”既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文化逻辑。
(姚亚平教授耐心陈述)
另外,姚亚平教授认为:约翰凯奇及其《4分33秒》的出现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西方“可能性追求”的文化逻辑决定的。他进一步指出,“对‘可能性追求’的执着源自于西方人的主体意识,美、意识形态、大众、社会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只剩下‘可能性追求’,这种价值观超越一切。在西方,他成为一种‘不得不’的人生价值追求。”
讲座最后,姚亚平教授梳理了从这种“可能性追求”中所能获得的认识:“可能性追求”是一种西方的终极价值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音乐,也帮助我们理清了音乐理解的两个层面包括公众层面与精英层面,或者审美层面与“可能性追求”层面;此外,在这种视角下,音乐成为了“可能性追求”的对象,作曲成为了一项“可能性追求”的事业;最后,“可能性追求”可以帮助我们通过音乐认识西方文化,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汪申申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注解说明,认为姚亚平教授在讲座中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的历史观,一种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新的可能性,讲座所包含的巨大信息量是建立在姚亚平教授对西方音乐研究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姚亚平教授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文刊发于《黄钟》,让同学们能够有机会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这一新的研究视角。
(汪申申教授即席发言)
随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提出了包括“西方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音乐终极价值观?”“与其他评价伟大作曲家的标准相比,‘可能性追求’应该被置于何种位置?”“对音乐‘可能性的追求’是否存在目的?”“西方文明不同时期内不同的核心价值与“可能性追求”是否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及“‘自律体’与‘自然律’的区别?”在内的五个问题,姚亚平教授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了细致耐心的讲解。
(现场听众踊跃提问)
姚亚平教授富有激情的讲演,使现场师生不仅有机会了解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还学习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音乐史实时,应重点把握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历时两小时的讲座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观念交流中悄然过去。(摄影/史濮瑜)
(姚亚平教授与音乐学系教师合影)